化解产能过剩成为今年中国钛工业主要任务
发布时间:2015-03-03 16:33:24
“寄言燕雀莫相唣,自有云霄万里高。”——告诉那些燕雀,快别互相吵嚷,自鸣得意了,你没见那鸿鹄正在高高的云霄中翱翔呢。2004年以来,中 国钛工业在扩产→洗牌→扩产→洗牌中发展,也在阵痛中伤不起......明天,谁是中国钛工业的鸿鹄?谁在云霄中翱翔?——题记日历一篇篇撕去,2012 年划上了句号。过去的一年,中国钛工业在增长发展中阵痛不断,行进艰难,显著的标志是国内最大的海绵钛企业遵义钛业与最大的钛材加工企业宝钛股份(18.11,0.23,1.29%)利 润均出现大幅下滑,尽管有的海绵钛厂和钛材加工企业小有盈利,但从钛及钛材两个同行中的“最大”企业利润下滑中,我们感受到中国钛工业仍然在激烈的市场竞 争中艰难前行。我国钛工业市场经过10多年高速发展,已成为全球钛生产大国及钛应用大国,欣喜之中,钛业在艰难中阵痛前行。
2012年,我国海绵钛产量预计8万吨以上,钛材6万吨以上,同比均呈增长态势。为何钛及钛材在增长之中的中国钛工业依旧步履蹒跚,利润下滑? 回眸,算帐,分析,探究中发现,我国钛工业在这10多年的高速发展过程中,严重失控,许多地方在地方保护主义的“轰轰烈烈”抢滩中发展钛项目,致使钛市场 严重供大于求,尽管钛及钛材使用量连年递增,但也改变不了实际产能远远大于需求的现状。比如,2012年尽管钛材总量6万吨以上比上年明显增长,但钛锭出 口大幅增加,宝钢、宝钛等多家钛材加工企业钛锭库存总量累计在5000吨以上,另外国家还收储了4000吨钛锭。由此可见,国内钛材产量大幅增长,需求并 没有同步增长,相反,可以看出国外钛工业发展是比较理性的,不像国内发展在失控中“高歌猛进”。
2012年,经济开始出现复苏,我国钛工业市场依然低迷不振,但我们千万不要去责怪这是金融危机、欧债危机导致的,而要在自身失控的发展中找原 因,不然,各种经济危机结束了,我国钛工业各地拼命上项目的发展危机依然存在。纵观我国10多年钛工业的发展路线,看到的是这样一个伴随阵痛的轮回:第一 次扩产→第一次洗牌→第二次扩产→第二次洗牌……我国钛工业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发展到2004年,不管是钛及钛材加工产能都很小,比如2000年末我国的海 绵钛产量2000吨,但随着2004年末期钛需求量逐步增加,到2005年海绵钛价格已从5、6万元1吨涨到20万~30万元1吨,开始出现有价无市的暴 利现象,钛领域悄然之中出现第一次大规模扩张,短短几年产能很快翻了60倍以上。扩张,调整,阵痛,洗牌后的2012年我国海绵钛实际产量在2000年基 础增加40倍以上。
第一次扩张到洗牌。2005年~2008年,我国海绵钛企业由南方遵义钛业、北方抚顺钛业两家海绵钛企业扩张到国内遍地开花的三四十家海绵钛企 业,产能突飞猛进,形成15万~20万吨。房地产商、服装商等等纷纷卷进钛行业淘金。先期短、平、快进入钛行业的企业与两个老牌企业遵义钛业、抚顺钛业以 及老牌钛材加工企业宝钛股份赚了个盆满钵满。这期间一些微型的钛材加工企业依靠着遵义钛业、抚顺钛业的海绵钛供应赚了第一桶金,很快做成了中型企业,成为 资产上千万元到上亿元的老板。很快,第一次扩产导致产能严重过剩、钛矿资源严重涨价,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内外环境交织下,2009年~2011年海绵钛 行业产生剧烈阵痛后开始洗牌,例如,海绵钛企业速缩减到15家左右,当初卷进来的淘金者有的选择了逃命。贵州一家海绵钛企业和一家钛材加工企业未建成便夭 折,另一家海绵钛企业则被遵义钛业、宝钢集团等多家股东合资收购组建为遵宝钛业。北方的一家海绵钛企业与宝钛股份重组成一条完整的钛产业链。
第一次产能扩张的特点是:老企业扩大产能,新企业快速增加。同期,国外的钛产业发展稳定,基本没有出现新建钛企业,这点值得国内钛行业思考。
第二次扩张。2012年开始兴起新一轮扩张,这次扩张是在钛产业依旧严重过剩的情况下出现的现象,但这次扩张除了当年11月21日甘肃力兴钛业 集团海绵钛首炉产品出炉算新建企业,以及金川公司海绵钛投产外(云南钛产业发展目标是4万吨海绵钛,3万吨钛材。),其余扩张几乎都是在第一次扩张企业内 部升温。据悉,华神钛业从10000吨扩产为25000吨;金达钛业从5000吨扩产为10000吨;唐山天赫镁电解槽改造已经完毕,为海绵钛全流程打通 与扩产奠定了基础;河南双瑞万基新建15000吨海绵钛项目已经开工建设(据悉,实际上是按20000吨建设);攀枝花逐步完善15000吨海绵钛产能。 这些企业选择在国内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进一步扩产,相对前一次来说比较有理性,或多或少都找到了扩张的立足点。
据悉,华神钛业与宝钛集团已形成稳固的上下游关系;金达钛业与西部超导有深层次关于航天军工品质要求的洽谈;河南双瑞万基与中国船舶(22.52,-0.55,-2.38%)有 自身完善的可靠体系;唐山天赫有航天基金注资2亿;云南发展钛工业有资源上的储备;攀枝花,从长远来看自身有资源,有上下游链条,尽管现在攀枝花钛矿资源 含钙镁等杂质多,但长远资源优势存在,“资源为王”是其坚强的后盾;老企业遵义钛业已经形成34000吨海绵钛产能(控股公司遵宝钛业形成10000吨生 产能力),与宝钢集团、湖南金天等数家钛材加工企业形成长远合作关系,近期获得上海银行5亿元短期融资券。
钛材加工企业也出现新的变化,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所属的西部钛业、西部超导等企业发展快速,成为中国钛加工企业的后起之秀,富有强大的生命力; 一些民营加工企业已经做大做强,与国企形成竞争格局;太钢集团与陕西有色金属控股集团共同出资打造全球钛材基地;国内首创钛合金伞年内将在梅花伞(14.52,-0.07,-0.48%)业投产(钛合金伞骨);手机用钛、汽车用钛、建筑用钛等正在推进之中;大连金州新区建设国内领先航空钛合金型材生产基地高性能钛合材料是国家发展“大飞机”战略主要材料,被列入国家“十二五”七大新兴战略产业的重点扶持领域等。
第二次产能扩张的特点是:海绵钛企业内部扩产,上下游保障性强,涉足新领域的钛材加工企业逐渐增多。同期,国外有日本和俄罗斯等国企业出现适量扩张。
第二次产能扩张形成能力后,我国钛产业仍然会处于严重的供大于求现状,因此,即使金融危机、欧债危机等影响世界经济发展的各种危机结束后,我国 钛工业企业间相互拼杀的市场竞争危机不但没有结束,相信四五年之内必然会出现一次较大规模的调整洗牌,在优胜劣汰中一些缺乏竞争优势的企业将被淘汰或者重 组,从而在淘汰与绝望里催熟中国钛工业迈上健康的发展轨道。
尽管扩张→洗牌→扩张→洗牌→淘汰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反复,阵痛并现,但我们也要看到2012年中国钛工业依然亮点纷呈:天宫交汇、蛟龙潜海、 航母入列中都展示了钛业的优异性能;宝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生产的钛鼎问世,是民用钛领域兴起的标志,在青铜器之后演绎钛器的产生;钛的轻量化发展是一个方 向,寻求轻量化突破是巨大潜力;遵义高纯钛研制成功;钛制“何尊”进入博物馆等等。钛及钛材的应用领域进一步拓宽。
中国钛业扩产洗牌,阵痛并行。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有一句名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中间隔着湍急的河流,行动则是架在河上的桥梁。”天 下之事,务实为要。虽然,我国钛工业发展经过了10多年的黄金发展期,但在高速发展中也存在着很多“湍急的河流”:海绵钛总质量仍然比美国、日本、俄罗斯 等国家水平低,但能耗却比别人偏高,丢失了质量效益与成本效益;产品结构还不够合理,据悉,出口产品大多为棒、丝、板中的普通产品,进口的则是薄板和钛焊 管,利益在核心科技的较量中减少;盲目扩张产能相对过剩,行业集中度偏低,中低端产品过剩,尤其是低端产品过剩,高端成品不足,无形之中成为钛原料低价输 出国。因此,我国钛工业转型升级已经迫在眉睫,不能再在产能上“壮大”了。钛行业有识之士认为,我国钛工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一些问题,但如果无 法在技术上得到突破,将没有办法摆脱对国外优质钛原料的依赖。攀枝花储藏的钛矿资源很丰富,却因杂质含量偏高而难以在钛生产领域发挥最佳资源利用效果。在 节能减排方面,需要淘汰高耗能的高钛渣冶炼设备,则国内多数高钛渣生产设备都将面临淘汰,因此,先进生产技术的推广需要得到加强以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只有 这样我国钛工业才会在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把钛生产大国和钛消费大国转型为钛生产强国。
相关链接:
2012年末,宝钛工艺制品有限公司采用纯钛制作的“钛何尊”入住中国宝鸡青铜器博物院。何尊。中国西周早期的青铜器。为一名何姓贵族所作的祭 器。1963年于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贾村镇出土。高38.8厘米,口径28.8厘米,重14.6公斤。圆口棱方体,长颈,腹微鼓,高圈足。腹足有精美的高 浮雕兽面纹,角端突出于器表。体侧并有四道扉棱。造型浑厚,工艺精美。内底铸有铭文12行、122字,其中宅兹中国为“中国”一词最早的文字记载,其记述 成王继承武王遗志,营建东都成周之事,与《尚书·召诰》、《逸周书·度邑》等古代文献相合,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何尊。中国钛业何日以科技发展为“尊”,何日放下“地方保护主义”之奠,这是中国钛业人士义不容辞的责任,也是行业规划需要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立 足点。相信随着钛及钛材发展进一步的扩张洗牌,优胜劣汰,阵痛并行的中国钛工业一定会迈上健康发展的轨道,在钛生产大国与钛使用大国的成功转型中成为副其 实的钛科技强国。